当前,我国南北方都全面进入了主汛期,国家防总已于7月2日20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据应急管理部公布,截至7月3日9时,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湖北等26省(区、市)万人次受灾,87.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35.5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1.7万间房屋倒塌,21.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4亿元。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因此注意做好灾后疾病的防控尤为重要。
灾后常见的疾病
洪水不但会给居民的生活设施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也会发生变化,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经密切接触的传染病等。
(图源:RF)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
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其他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腹泻病(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以及寄生虫腹泻病(隐孢子虫等)。其他肠道传染病还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由于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
(图源:央视新闻)
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如何防控灾后疾病?
防控灾后疾病的重点是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不喝生水,蔬菜瓜果洗净食用,海鲜肉类煮熟食用,勤洗手,出现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如有必要的人群可接种相关的疫苗:
1.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因为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败动植物碎屑、细菌或寄生虫,即使用肉眼看起来很干净的河水、山涧水、井水、泉水或湖水,也有可能已被动物粪便、有机或有毒化学物质等污染,直接饮用非常危险。
(图源:RF)
2.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食用腐败变质或不洁食物易引起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来历不明的禽畜可能死于传染病,不可加工食用,最好深埋处理。
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随地大小便不仅会污染水源,还可能造成苍蝇大量孳生,传播甲肝、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感染血吸虫病的人和动物粪便中含有血吸虫病虫卵,随意排放,有可能引起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
4.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人体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引起皮肤溃烂、感染等严重后果。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下水劳动时,应每隔1~2小时出水休息一次。
(图源:RF)
5.做好防蝇防鼠灭蚊工作,预防肠道和虫媒传染病。苍蝇是甲肝、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老鼠体内含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钩端螺旋体和鼠疫杆菌等,蚊子是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
6.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个人用品。手是人体接触外界环境最多的器官,传染病也极易通过用手触摸食物、揉眼、抠鼻孔等传播,经手传播的传染病包括甲肝、痢疾、霍乱、伤寒、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红眼病”等皮肤黏膜性疾病,以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7.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可能是严重传染病的早期信号,一旦出现,要尽快就医,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8.保持乐观心态。人在洪涝灾害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严重的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及引起心理疾病。任何灾难最终都会过去,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积极应对、重建家园。
其他洪灾注意事项
除了对洪涝灾害后一些重点疾病进行防控,在洪水来临前和灾害发生时,还有一些情况,也许对健康不会立即产生影响,但稍不注意却会危及生命。
1.撤离时避开高压电线。发生洪水时,接近高压电线、电线杆等十分危险,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2.不盲目救人。当发现有人溺水或被洪水围困时,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设法营救,因为溺水者情急之下会拼命抓紧或抱紧施救者,影响营救动作,甚至会造成双双殒命的严重后果,所以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抛掷救生圈、绳索、长杆、木板、塑料泡沫或轮胎等给溺水者,帮助溺水者攀扶上岸。
3.撤离时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家庭煤气阀、电源开关等在洪涝灾害中易受外力影响,发生泄漏,易引起煤气爆炸、漏电等事故,应在撤离时及时关闭。
4.保持通讯畅通。很多人在平时就手机不离手,灾害发生时请继续保持这样的“好习惯”,如被洪水围困,应随时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与救援人员进行联系,最大程度保证获救。为了避免手机进水损坏,可在撤离时可将手机装入防水塑料袋中。
5.切忌中途返回。撤出来就撤出来了,生命比财产要重要,撤离时要听从指挥,险情未解除,不要擅自返回。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资料:
[1]国家卫健委,洪涝灾害健康教育核心信息,-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