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尽管目前电动车市场特斯拉一枝独秀,但是这主要是建立在特斯拉入局电动车市场较早以及目前行业内的大部分企业均属于初创企业的条件之上。
抛开这个条件,我们再来看整个汽车市场,就会发现,随着新能源的趋势愈加明显,拥有数百年历史底蕴的传统车企入局电动车市场,成立只有十几年的特斯拉似乎又成了“小学生”。
虽然放大到细节,作为新兴的领域,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企业的历史作为权衡电动车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传统车企经过百年的历练一定会提前布局新兴技术,并且其成熟的产业链,也会助力新能源汽车的下放。
这其中的杰出代表当属奥迪,虽然奥迪年才正式切入电动车市场,但是仅仅两年后,它就为我们带来了全面升级的e-tron家族的S系列高性能车型——奥迪e-tronS和奥迪e-tronSSportback。从这个角度考虑,作为传统车企入局电动车领域的代表,奥迪e-tronS系列的更新不论是对于电动车行业,还是整个汽车行业都意义重大。
e-tronS碾压ModelX
虽然奥迪并没有公布e-tronS系列的具体售价,但是从性能上来看,e-tronS系列对标的无疑就是特斯拉的ModelX。
在e-tronS系列发布之前,ModelX可以称得上是高端电动SUV的代表车型,但是在e-tronS系列发布之后,想必即使是“特吹”都不敢这么说了——因为不论是性能还是内饰,e-tronS系列对比ModelX都有着碾压级的突破。
从性能上来讲,e-tronS系列搭载了前轴采用单电机+后轴双电机的三电机动力组合,而特斯拉ModelX仅有后轮双电机驱动,这就使得e-tronS系列有更强的动力,其综合最大功率达到了kW,峰值扭矩更是达到了惊人的N·m。
虽然目前e-tronS系列还没有公布续航里程,但是我们可以以e-tron为基准,推测其续航成绩至少为km,反观特斯拉ModelX的续航成绩则仅为公里。
而在充电速度上,在各自最理想的充电标准下,e-tronS系列5%充电至80%仅需半小时左右,反观特斯拉ModelX从10%充到90%大致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
在汽车的内饰上,奥迪更是从没让我们失望过——e-tronS系列的运动座椅采用了皮革+Alcantara椅套设计,不论是观感还是坐感都超越了特斯拉ModelX廉价的性冷淡内饰。
综合来看,虽然正式进入电动车市场才不过两年,但是奥迪可以在短短两年内,从与特斯拉ModelX平起平坐,到一举超越,这一方面凸显了特斯拉技术上的裹足不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奥迪在电动车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底蕴。
奥迪会因此超车特斯拉吗?
事实上,从年正式进*电动车市场,短短两年后一鸣惊人,奥迪的强势逆袭绝对不是偶然。此外,如果我们考虑到奥迪有着综合的产品研发能力,我们也能看到奥迪在电动车领域的某种绝对性必然。
首先,奥迪从上个世纪起就加紧备战电动车领域。
早在年,燃油车风头正盛的时候,奥迪就推出了第一代采用了混合动力驱动的duo概念车,从此开始,奥迪就着手电动车的探索。
年,奥迪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发布了首款名称为e-tron的纯电概念汽车,该车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一块42.4kWh的锂离子电池,最高可以带来km的续航,虽然从现在的角度来看,km的续航成绩不值一提,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年,续航水平超过km的电动车屈指可数,从这个角度就能更发现奥迪的难能可贵之处。
因此,在年以及年,我们两度看到奥迪推出可以和特斯拉势均力敌的电动车,就不会感到惊奇了——毕竟从入局电动车领域的时间来看,奥迪是远远早于特斯拉的。
第二,战略先行,步步为营。
不同于特斯拉先推出产品,再逐级经营系列的战略,奥迪早在入局电动车行业之前,就已经做好了MLBevo、MEB、J1以及PPE四大电动平台规划。
比如e-tron系列就出自奥迪成熟的燃油汽车平台MLBevo,这带来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消费者熟知这个平台,会有更高的接受度。二是成熟的平台也会降低工艺难度,增加产能。所以,奥迪才可以大胆地宣称将在年之前发布20款纯电车型,并且我们熟知的A8、R8系列都将电动化。
因此,奥迪战略先行,步步为营的做法,可以有效避免特斯拉贸然推出新品还要拼命教育市场的问题。
第三,成熟的全球化工厂避免产能不足。
就目前来说,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当属产能,也正因此,特斯拉才异常看重中国的上海超级工厂。反观奥迪,经历了百年的发展,目前在全球拥有七家工厂,年全年交付量达到了.6万辆。
而奥迪的e-tron系列就是在欧洲最先进的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正式量产的。与此同时,比利时布鲁塞尔工厂生产电动汽车的先进经验也可以反过来刺激奥迪其他工厂的电动车生产。
根据奥迪的计划,奥迪Q4e-tron未来将在茨维考工厂下线,并且上海的上汽奥迪也将进行奥迪Q4e-tron的本土化生产,而奥迪e-tronGT也将在年底在奥迪伯灵格霍夫工厂与奥迪R8一起量产。
虽然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在如火如荼的生产中。但是一方面,其产能目前仅为每周辆,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于电动车的强劲需求,这就有可能使得消费者将目光转移至同级别、体验更好、等待时间更短的奥迪e-tronS系列中去。
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链的状况”,近期特斯拉交付的国产Model3产品甚至出现了私自减配的现象,将体验更加的HW3.0芯片变为了上一代的HW2.5芯片。虽然特斯拉发布公告称将为出问题的车主免费升级HW3.0芯片,但是这首先暴露了特斯拉对于产品的控制力不足,其次也会大大打击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的信心。
综合来看,虽然由于入局较早,特斯拉电动车暂时收获了较高的市场接受度,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以奥迪为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一直在敏锐地察觉技术的动向,并且也一直在积极推荐相关业务的进步。
从奥迪电动车短短两年就超越特斯拉就可以发现,奥迪不论是是在技术、战略以及产能问题,都全面超越了特斯拉。而随着奥迪在四大平台上的再次发力,想必未来的电动车市场将不会有“特吹”的生存空间,而是被奥迪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