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手术成果展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一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新教育亦称新学校运动,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
即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其特征。
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新教育运动的开端。
其后,德国利茨推动了“乡村之家”运动,法国的德莫林开办了运动学校。
各国新学校的国际交流促进了年的瑞士教育家费力耶尔在日内瓦建立的“国际新学校局”,年在法国加来成立“新教育联谊会”并出版了杂志《新时期的教育》。
年提出七项原则,强调
活动以及儿童个人自由而完善的发展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年,通过教育宪章,,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已符合世界性普及教育的需求
年现世界教育联谊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标着者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二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
1雷迪的乡村寄宿学校
以11到18岁男孩为对象,以把他们造就新型的英国各种阶层人士为目的。学校课程包括体力和手工活动、艺术和想象力的课程、文学艺术和智力课程以及社会教育和宗教、道德教育。
学校作息时间分为三部分;
上午主要学习功课,下午从事体育锻炼和户外实践,晚上则是娱乐和艺术活动
2巴德利的贝达尔斯学校
年,英国教师巴德利建立了贝达尔斯学校,实行男女合校,更多的倾向于培养创造者;更关心教育过程;学校管理更加民主,因此受到更广泛的欢迎。
3利茨的乡村教育之家
年德国教育家利茨在哈尔茨山区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乡村教育之家,招收12到16岁的学生,并推动了德国的乡村之家运动
4、德莫林的罗歇斯学校
年,法国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德莫林创办了法国第一所学校——罗歇斯学校。该校重视小家庭式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开设各种正规课程的同时,还从事体力劳动和小组游戏,尤其重视体育活动,又有“运动学校”之称。
5德可乐利的生活学校
年,比利时教育家、心理学家的德可乐利在布鲁塞尔创办了特殊儿童学校,研究低能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年,在布鲁塞尔市郊创办了生活学校,德可乐利主张学校要加强与生活联系,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刺激。他的课程论思想以“兴趣中心”为其主要特征,打破了传统的分科体系,按教学单元进行他根据儿童的本能与兴趣创立的“德可乐利教学法”
其主要思想有;
第一,重视儿童的本能与兴趣,也重视环境的作用,强调二者相结合,一以此基础创办德可乐利教学法
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有刺激的环境将班级分成能力小组,实施主动个别、适合儿童需要和兴趣的学校课程
第二,在教育环境的安排方面,主张将学校设在便于儿童与自然接触、充分自由的活动环境中
第三,其课程思想“以兴趣中心”为主要特征
6、罗素的皮肯希尔学校
年到年,英国哲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罗素创办了皮肯希尔学校,招收2到10岁儿童,并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教育,强调“自由教育”“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