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韩国海洋水产部在位于韩国仁川的灵兴岛海边举行了海洋垃圾回收活动。图为工作人员在清理海洋垃圾。
新华社发
核心阅读
颁布“限塑令”“禁塑令”,限制或禁止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发塑料替代材料;落实国际公约,加强国际合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取多样化举措,共同应对白色污染挑战。
联合国环境署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辆垃圾车的塑料垃圾倒入海洋。《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预测,到年每年可能有万吨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洋等水体环境中。当前,全球白色污染形势依旧严峻,疫情期间产生的一次性塑料医疗防护用品垃圾也在加剧目前的污染情况。多国持续出台*策措施,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工作。
塑料污染问题严峻
多年来,塑料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生态难题。近年来,海洋白色污染问题尤其突出。西班牙加迪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欧洲每年有3.07亿到9.25亿件垃圾沿河流入海洋,其中塑料垃圾约占80%。
今年6月,欧盟发布的海洋白色污染数据显示,在欧盟各国海洋和海滩上发现的垃圾中,80%—85%以塑料形式存在,其中一次性塑料产品占50%,塑料渔网等渔业相关产品占27%。欧洲议会议员弗德瑞克·黎斯表示,如果人们不及时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并进行有效处理,预计塑料造成的环境破坏成本到年将达到亿欧元。
研究表明,塑料垃圾不能被自然降解,历经风吹日晒只是从大块塑料变成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无法完全被回收利用。这些塑料微粒造成的污染会更加隐蔽和难以察觉,它可能被鱼类和海鸟吃进身体、被海藻包围,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有统计显示,地球上90%的海鸟和52%的海龟曾摄入过塑料微粒。每年约有万只海鸟和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因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在食物链循环作用下,塑料微粒可能最终会到达人类体内,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多管齐下综合防治
防治海洋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减少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限塑力度。
从年开始,欧盟扩大了“限塑令”适用范围,规定只要是可以用纸制品或其他环保材料制作的一次性产品,一律禁止使用塑料。年7月3日起,由塑料制成的一次性餐具、吸管、气球棒和棉签等彻底告别欧盟市场。日本年出台《塑料资源循环战略》,加强塑料垃圾回收及再利用,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入了限制使用塑料制品的行列。孟加拉国年宣布全面禁用塑料袋;印度尼西亚*府计划到年时,比年减少70%的海洋塑料垃圾。从去年7月起,印尼首都雅加达禁止超市和传统市场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购物袋;非洲有30余国制定了相关限塑*策,如肯尼亚年8月开始实行最严“禁塑令”,禁止使用、生产和进口商用和家用塑料袋,违者将处以最高4年监禁或4万美元罚款。
在限制生产、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同时,多国加大替代品研发投入。欧盟通过“地平线”科研计划向成员国提供超过2.5亿欧元,资助与《欧洲塑料循环战略》直接相关的研发领域,其中大约一半用于研发替代原料。欧盟还投入1亿欧元,资助研发更智能、可再生性更强的塑料材料,提高回收过程效率,追踪和清除再生塑料中的危险物质和污染物。
新技术的出现为防治海洋污染提供了更多思路。墨西哥科学家在芒果皮中添加淀粉及其他化学材料,研制出一种可以替代塑料的“芒果皮合成品”。这种材料的韧性和硬度与塑料类似,还可进行回收。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无人机自动扫描海洋垃圾状况,进行实时评估。荷兰一家公司发明了一个巨大的漂浮围栏,可以吸附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西班牙科研人员发现,大蜡螟幼虫可以吃掉并消化聚乙烯,科研人员正在寻找其体内能分解塑料的特定物质。
亟待强化国际合作
“塑料垃圾对海洋生命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巨大,应该携手解决海洋污染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和水产养殖司司长曼努埃尔·贝瑞吉表示。
国际组织正积极行动,促进各国合作治理海洋白色污染。联合国环境大会多次提出海洋塑料垃圾和塑料微粒问题,商讨全球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今年4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海事组织同30个国家共同发起倡议,携手解决海洋污染问题。该项目涉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等区域,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海上运输和捕捞业产生的海洋垃圾。
国际海事组织是联合国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一个专门机构,它鼓励各方认真落实《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禁止船舶向海洋丢弃塑料。年12月,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会议提出“蓝色市民”倡议,号召人们自觉从源头减少垃圾,减少海洋污染。
中国在治理塑料污染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白色污染治理。数据显示,中国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年前一度超过20%下降为目前的3%以内,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年发布的《有关塑料的十大事实与再生塑料产业绿色发展建议》报告指出,中国每年塑料制品产量回收率为23%—29%,高于不少发达国家。中国已将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纳入“湾长制”试点工作,禁止生产生活垃圾倾倒入海,并加大海洋垃圾清理力度,开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污染综合防控示范。
解决海洋白色污染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共同应对。专家呼吁,推动各国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跨学科跨国界研究,分享海洋塑料污染防治最佳实践,在尊重各自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加强生产、消费、处置全过程的监测和管理,加快塑料制品替代化和环境清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塑料污染治理体系。
(本报布鲁塞尔8月18日电)
《人民日报》(年08月19日17版)(责编:赵欣悦、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