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皮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财富巨变时代如何伴财富 [复制链接]

1#
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j/

华夏时报网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财富巨变时代如何伴财富而行以财富为友?

管清友

年,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很多人会说这一年最重要的是美国人发表了《独立宣言》,但从一个经济学者的角度来看,这一年最重要的是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论》,正式开创了现代经济学。在过去的多年里,经济学家前仆后继的求索,无非是在思考斯密留下的问题:财富到底是如何决定的,我们到底该如何让财富增长?

财富巨变,选择赛道比奔跑更重要

在英文里,财富和命运是同一个单词:Fortune。显然,过去人们总认为财富是命中注定的东西,我们根本无力改变。而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巨变,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财富巨变的时代。

中国过去一年创造82.7万亿GDP,大概相当于5.9个俄罗斯、7.7个英国、11.4个韩国,也相当于我们改革开放头20年名义GDP的总和。随之而来的是国民购买力的惊人提升。

中国人过去一年买下了13.4万亿的新房子,平均每天成交超过亿元,一个星期的交易额几乎相当于日本一年,以至于有人说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房地产销售量最大的一年。

中国过去一年的汽车销量接近万辆,占全球的30%,已经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相当于第二名美国的1.7倍,日本的5.5倍。

中国的人均智能手机保有量即将达到13亿,也就是说,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排名第二的印度还不到中国的一半。中国家庭部门的户均资产在年就已经超过万元,并且还在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长,百万富翁这个概念早已像当年的万元户一样被时代抛弃。

这种史无前例的变化既让人心潮澎湃,也让人倍感焦虑。因为在这样充满机会与风险的时代,选择赛道永远比努力奔跑更重要。一旦做错一个选择,你就可能被时代无情的抛弃。

你可能会因为一个选择一夜暴富。假设十年前你有1万块钱,如果你只是存成银行定期,那么今天你有块。但如果你选择了买茅台酒,那今天就有4万块。如果你买了格力的股票,那今天就至少有10万块。如果你中间买了比特币,那你已经变成资产过亿的土豪了。

当然,你也可能因为一个选择血本无归。同样是这1万块钱,如果你在48块钱的时候买了中石油的股票,到现在你已经只剩块。如果你在年贾跃亭最风光的时候买了乐视的股票,那不到3年之后你就只剩下块钱。这还不是最惨的。如果你当年买了泛亚或者e租宝的产品,现在已经血本无归。

我前段时间参加胡润的一个活动,顺便翻了近20年的胡润富豪排行榜。你知道这20年里谁上榜最多吗?马云?许家印?还是王健林?都不是。我就不说是谁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个人已经彻底从首富榜上消失了。

对比年和年的胡润首富排行榜,前二十大富豪竟然没有一个重复。当年的富豪现在已经不知去向,而反过来,现在马云是风光无限。但你知道年他在干什么吗?正在杭州湖畔花园的一栋单元楼里苦哈哈的创业。那一年阿里巴巴刚刚成立,谁能想到这个躲在小区里的皮包公司20年后能成为市值3万亿的独角兽,跻身全球前十大公司之列。马云这个既没有显赫身世、又没有耀眼学历的专科生已经成为中国首富。

投资的意义:从劳动造富到投资造富

财富的变化不是无形的,而是渗透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当中。从雪花膏升级到雪花秀,从奥拓升级到奥迪,从海马升级到宝马,中国人民在过去10年完成了摧枯拉朽般的消费升级。但随着消费一起升级的,是这片土地上的焦虑。货币宽松的洪流虽然推高了你的工资,但却无法让你安心,因为你焦虑的发现,几乎所有东西都涨的比你的工资快,房价翻了10倍,孩子奶粉钱翻了几倍,茅台翻了一倍,甚至连家门口的早餐也涨价不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财富焦虑?本质上是财富的逻辑变了。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逐步进入中年阶段。这不是说我们的经济变差了,但是,中年人和年轻人对待财富的方式的确是不一样的。

第一,财富的收入结构变了,以前主要是工资性收入,未来主要是投资性收入。中国人40年前还没什么积蓄,当然只能靠工资性收入,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