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皮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都核酸系统崩溃事件陷罗生门 [复制链接]

1#

核酸系统看似简单,背后涉及到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平台、运维系统、数据库等多个供应商,还要协调官方管理体系。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谭丽平

编辑|米娜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成都核酸检测系统“崩溃”事件,将东软推至风口浪尖。

事情缘起于一则通知——成都市自9月1日18:00开始全域原则居家,9月1日至4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在此节点上,拥有两千多万人的成都,其核酸系统也经历了一次大考。据网友反映,9月2日晚间,成都“天府健康通”的核酸检测系统“崩”了,即便医护人员高举手机、寻找信号,核酸检测的信息录入依旧无法正常进行。许多市民冒雨排队,有人排队3小时仍没做成核酸。

当晚,“四川天府健康通”的供应商浪潮、腾讯云,以及成都市“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的供应商东软集团等相关企业陆续被网友扒出。“东软”甚至被“骂”上了微博热搜,据了解,成都市当时的核酸检测系统正是由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并上线运行的。

9月3日下午,多家相关方就此事紧急回应。

首先出来表态的是东软,当天下午3点14分,东软集团公告称,其核酸检测系统紧急上线并于9月2日凌晨4时投入使用。系统上线后,发现有响应延迟、卡顿等现象。据技术专家研判,上述现象与核酸检测系统软件无关。9月3日零点左右,在进行网络调整之后,系统运行平稳顺畅,当天13时左右,系统再次无法进行访问,经排查,发现是网络出现故障,在恢复网络连接后,系统于14时左右再次恢复运行。

简单地说,对于核酸系统“崩溃”,东软集团的意思是“上述现象与核酸检测系统软件无关,是网络故障”。

话音刚落,打脸来得很快。一个多小时后,四川通信管理局就驳回了上述说法。

当天下午4点32分,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发文称,“全市通信网络运行平稳,各核酸检测点移动网络覆盖良好,没有出现网络拥塞和故障。”

那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核酸系统看似简单,但背后涉及到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平台、运维系统、数据库等多个供应商,还要协调官方管理体系,在执行层面就像装满水的木桶,抽掉任何一条木板,工作都会停摆。有时候某一家供应商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工作。

当天下午3点28分,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9月2日17时30分左右,成都市核酸检测系统因对短时超大并发量预估不足,导致系统出现卡顿问题。”

对于故障原因,多方的表述不一,也让网友认为这是在“踢皮球”。随着讨论热度升温,很快#东软回应成都核酸系统异常#的微博热搜,达到了2亿多的阅读次数。

9月4日,《中国企业家》多次联系东软集团,但对方并未给予回复。

一位从事大数据相关的技术人员告诉《中国企业家》,疫情防控对现代IT技术是一个考验,或者说考试。单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有难度。但对于东软、腾讯这种体量的公司来讲,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

摄影:杨世斌

目前,疫情在国内多个城市卷土重来。9月2日,全国新增本土新冠感染者例,涉23个省市自治区的95个地级行政区。据财新梳理,目前包括7座省会城市、1座直辖市在内的33座城市因疫情处于部分或全部静态管理,超过万居民受影响。

国内大量居民在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各地的核酸检测系统却频频出现故障。据报道,自年以来,山东、西安、天津等地的核酸检测平台都先后出现过故障。

9月3日,贵州省核酸检测系统也出现了异常情况。对此,负责“贵州核酸信息采集平台”研发的云上贵州大数据公司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公开道歉,同时解释称:由于贵州核酸检测系统对短时超大并发量预估不足,导致检测系统出现访问异常。

不管怎样,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各地的核酸检测系统保障平稳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如遇到故障,互相“踢皮球”或“打太极”显然并不可取,找出问题,透明公开地解决才是关键。

上线前做压力测试可解决?

伴随着成都核酸系统“崩溃”而刷屏朋友圈的,是网友对于系统开发供应商的声讨。其中,包括浪潮、腾讯云以及东软集团等公司。

根据年7月19日,《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四川天府健康通运维采购项目公开招标中标公告》显示,四川天府健康通基础运维由供应商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标,中标金额为.74万元。安全运维则由上海极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为47.7万元。

不过,很快就有网友“科普”,天府健康通与核酸系统是两套独立系统,前者由上述公司开发,后者由“迷之厂商”运营。而“核酸系统”背后的供应商也迅速被扒出,为“东软集团”。

来源:公告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东软集团成立于年,年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目前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有75家。在全球,其拥有余名员工,分子公司及研发服务网络覆盖近个城市。

9月3日,一位接近腾讯的人士对《中国企业家》称:“四川天府健康通”,可以理解是核酸检测的前端入口,实际核酸检测接入的是东软的系统。

关于“东软”的讨论,也让这一关键词成为了9月2日的微博热搜第一。特别是9月3日,东软集团将此事在声明中归因于“网络故障”之后。

声明中提到,东软的核酸检测系统属于应用软件,其能否顺畅运行与核酸码等相关应用系统、后台的服务器、算力、网络带宽,甚至防火墙配置等因素都紧密相关,而这些系统并非由东软提供,当快速部署、切换时,初期往往会面临协调稳定问题。

但一个多小时后,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也发布了三条消息,其中称,“目前全市通信网络运行平稳,各核酸检测点移动网络覆盖良好,没有出现网络拥塞和故障。”

一方称是网络问题;一方迅速打脸说不是,这种矛盾的说法,也让不少网友质疑双方在“甩锅”。

一位大数据相关技术人员则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对于这些大公司来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他表示,“但凡上线之前做个压力测试,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并非首次陷入“核酸系统崩溃门”

虽然东软集团在这次事件中被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