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皮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主干,成都 [复制链接]

1#

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四川创造性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特别是,省委在四川区域发展历史上首次将成都定位为“主干”,支持成都加快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产业和人才聚集度高、创新竞争力优势明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一景

7月20日,“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第四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新闻发布会召开,为你一一解答!

哪些产业将加快发展?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5大重点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

5大重点领域: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

1个产业体系: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为龙头,全面提升全球科技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团队引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四大能力”,持续提升高质量科技供给水平。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全面打造个特色镇(街区)和0个川西林盘,培育休闲旅游等5个千亿产业,全面提升城乡融合水平。

就业、教育、养老、住房…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积极创造高品质生活

就业:大力实施全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和基层成长计划,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水平。

教育: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办学差距,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优质幼儿园和中小学布局,新增28万个以上学位。

养老:创新多元养老服务供给,建成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

住房: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行为,优化商品住房供给,探索实施“先租后售”、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模式,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交付,助力更多市民实现安居梦想。

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和社会救助提升、保障水平提升、多层次保障体系建设“三大计划”,筑牢脱贫攻坚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城市公共治理如何完善?

深入推进高效能治理

着力完善“一核三治、共建共享”(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各治理主体组织共建、成果共享)社区治理机制,深入实施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

深入实施“治霾十条”“治水十条”,统筹建设“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补充”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全长公里的天府绿道,着力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完善城市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三张清单”和10个防范化解风险工作方案,争创首批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如何推动市州经济协同发展?

抓好与五大经济区的规划协同

成都+德阳+绵阳+资阳+眉山+乐山

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形成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成德绵产业联动区,以汽车、机车和机械加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为重点的成德资产业联动区,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重点的成眉乐产业联动区。

深化成都科学城与绵阳科技城互动合作,加快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推动自贸试验区共建共享;共同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与眉山协作高标准推进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与资阳共同加快建设国家级内陆空港经济发展示范区。

成都+周边旅游

共同建设以大成都、大峨眉、大熊猫、三国文化、环龙门山、环龙泉山精品线路为品牌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杜甫草堂一角

成都+川南

围绕与川南经济区协同,加强成都国际铁路港、国际航空港与泸州港、宜宾港的互动合作,推进成都经自贡至宜宾南向出川高铁通道建设,共同打造南向开放通道新优势。

成都+川东北

围绕与川东北经济区协同,推进成都经南充至达州东向出川高铁通道建设,支持川东北经济区主动承接成都市产业转移和配套产业发展,帮助川东北各市提升传统特色产业规模和品质。

成都+攀西

围绕与攀西经济区协同,聚焦战略资源开发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异地转化,助推攀西地区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钒钛新材料基地。

成都+甘孜+阿坝+凉山

推进共建成都·大凉山农特产品加工贸易园区,支持“三州”优质农副产品进入成都。

继续做好援藏援彝对口支援工作,大力实施资金项目、民生事业、产业提升、园区合作、社会力量、人才智力六项援助,务实组织实施好20个区(市)县对口支援19个藏区贫困县(市)五年规划,助推“三州”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城市环境将会有什么变化?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围绕人、城、境、业四个要素探索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路径:

一、服务“人”: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

二、建好“城”:构建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现代的城市形态。

三、美化“境”:构建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城市绿态。

四、提升“业”: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生产方式。

到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特点初步显现;

到年,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开创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如何做到“四项拓展”“全域开放”?

实现成都至全球门户机场“天天有航班”

加快布局“48+14+30”的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

即形成覆盖全球48个重要航空枢纽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的精品商务航线;

形成覆盖法兰克福、芝加哥、辛辛那提、阿姆斯特丹等14个全球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国际全货运航线;

形成30条服务对外交往、国际消费的优质文旅航线,提高到全球商务城市、新兴市场和旅游目的地的航班密度,实现至全球门户机场“天天有航班”。

将依托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形成以国际铁路班列、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为支撑的陆上物流体系。

▲天府国际机场效果图资料图片

构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

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先进制造业和会展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生活服务五大新兴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等为支撑的新经济新动能。

成都还要聚焦集成引领构建开放型平台体系。以做强做优“三区五园多支撑”开放平台体系为核心,加快建设高能级战略开放平台。

加快建设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一是强化引领国际惯例的法律服务供给。主动对接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完善地方法规,建立健全自贸试验区重大事项法定听证制度和行政咨询体系,积极引进国际性法律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大力推行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打造西部法律服务核心城市。

二是强化体现国际水准的政策服务供给。加强对外开放政策的系统集成和实践创新,定期发布外企投资白皮书,清理和取消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差别化待遇,全力争取国家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持续提升政策可及性、稳定性和有效性。

三是强化链接国际网络的通道服务供给。围绕产业转移趋势和跨国企业全球布局需求,依托“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蓉欧+”战略示范区,全面开放“蓉欧+”通道平台,为跨国企业运用战略通道形成物流配送能力,提供无差别的政策服务,着力建设面向全球、服务一带一路的供应链枢纽城市和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END

红星新闻记者丨钟茜妮王垚邹悦

编辑丨汪垠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