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文/阿良大叔(百家号首发)
北京时间年5月4日晚上10点,伯克希尔哈撒韦年股东大会开始。
尽管今年的巴菲特已经89岁高龄,但是围绕在这位“股神”周围的话题从未冷却停歇!有太多太多的“股神”崇拜者,都在研究巴菲特的生平经历,了解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应该如何学习,从而走上财富捷径,实现财务自由。
一
在美国,巴菲特被称为“先知”,但在中国,他更多的被国人喻为“股神”。
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很早,在同年龄段的小孩还在上树掏鸟、下河摸鱼调皮闹腾的小学生时代,年仅11周岁的巴菲特便投身股海,购买了人生第一张股票,展现出惊人的投资天赋。随后,巴菲特通过卖报纸,兜售可口可乐,在家里的杂货铺实习兼职等等经历,积累到了美元的资本。这些少年时代的经历,也让巴菲特了解到基层的商业特点,为日后其建立的商业帝国打下了最原始的基础。
年,20岁的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门外,转而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传授给巴菲特的这些丰富的知识和诀窍,让巴菲特告别从前画波段、看图表、估算指标来参考评价股票的阶段,正式向职业投资人迈进。
年,巴菲特遇到了他的黄金搭档,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高山流水遇知音,与查理芒格的相遇,让巴菲特进入了其人生的第二阶段。
相较于本杰明·格雷厄姆喜欢购买便宜货,追求短期利益,查理芒格是律师出身,这在美国属于上流社会的进阶起步阶层,他更喜欢大一点儿的体面的生意。
查理芒格把商业法律的视角带到了投资这一金融领域,不再追求投机取巧,精确计算,低买高卖。而是定性分析,糅合行业风口、企业口碑、管理团队、企业护城河等各方面,推理企业的投资价值。
迈过了定性分析这个阶段的巴菲特,不再把炒股当做是一种投机行为,而是把自己当做伟大公司的合伙人,有机会真正长期持有那些真正伟大的公司。
这也为他自己成为首富提供了真正的可能。
二
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富起来!成为了四十多年来的一个主旋律。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的盘活、消费的升级、视野的开阔,彻底激发了国人对财富的渴望。
过去四十年,无数人在江河涌动中实现了阶级的跨越,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更多的人,他们阶级地位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尽管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当湍急的奔流慢慢放缓时,人们渐渐发现,财富是可以继承的,而贫穷与困顿,也是一种世袭的阴影。
在和平环境里,在阶层日益固化的背景下,普通的底层人民想要完成阶层的跨越,打穿阶级的壁垒,大概有以下几条途径:1、努力学习成为学霸,高考考入一所名校,再加上情商高性格好会社交,校招进入BAT等互联网巨头企业,拼死工作几年之后挤上中层,年薪几十上百万;2、上天眷顾拥有一个极高的颜值,博一把艺考,进入中戏北电等等表演学院,运气好遇到一个投资人给钱砸成名星大腕,趁年轻有资本的时候把自己变现;3、结婚,找到一个比自己家境好的伴侣,完成二次投胎,这个主要看运气,主要是命好。4、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行业是见不得光的、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黑灰色产业,趁着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你能抓住迅速捞上一票。
如果以上几条都不具备,那么对于中国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钱的人来说,可能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了。
投机炒股,只要你脑子好使,运气够好,完全有可能依靠少量的本钱实现几何倍数增长,完成阶级翻身。
三
被国人誉为“股神”的巴菲特,从年11周岁开始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到年成立非约束性的巴菲特投资俱乐部,掌管资金30万美元。
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万美元,掌管资金高达万美元。
年,个人财富万美元,掌管资金1亿零万美元。
最后到年进入亿万富翁俱乐部,其个人财富排名长期位居全球榜单前三,名下创建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从年开始到年,平均每年保持22.2%的收益增长,38年间公司市值万承奎倍的增长,成为业内的一个神话。
如此高速且长达数十年的财富增长,不要说没有人能和其相并肩,甚至投资收益有其一半的都少之又少。
这样伟大的成就,使得人们不断猜测其中的奥秘,期待能够有朝一日能够参透“股神”炒股的技巧,完成一夜暴富梦想。
但是迄今为止,无数个人前赴后继,仍然没有一个“李菲特”、“张菲特”的出现,但无论熊市、牛市如何交替更换,巴菲特的股市神话,却一直在飘扬翱翔!
难道“股神”只此一位,股市所有的运气全部被巴菲特一人夺走?
四
大部分的人学习巴菲特,是因为他们把学习“股神”当做一条暴富捷径来理解,梦想通过学习巴菲特的教条名言、个人习惯,在短期内实现财富的增长。但是大部分人认清不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曾经有这样一句传播很广的笑话:我虽然懂得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股市其实也有一句类似的话:离开了牛市,你也什么都不是!
股市中长期的赢家有两类人:
一类是追求长期利益的投资者。他们会选择前景光明、基石稳固的上市公司,在公司市值被市场低估的时候买入,在市场疯狂、市值被高估的时候离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手,也明白什么时候出手。他们购买股票的时候就做好了长期持有的准备,他们不会因为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
在他们看来,追涨杀跌,投资就变成了投机,而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的了。
另一类是认真的投机者。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看盘,精通技术分析,对盘面的走势感觉很好,能抓住一些短期的波动,并且纪律极强,能及时纠错,止损毫不手软。但即使这样,他们的命运,也多半会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曾经的“投机之王”杰西·利弗莫尔,无论技术、盘面感,还是投资纪律,仍然避免不了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命运,最终抑郁寡欢吞枪自杀。
在目前这个市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曾经找到过优质的股票,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没有缺席股市的任何一次反弹,但绝大多数人年年亏损。
以周为单位看待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奇迹与运气;以季度为单位看待收益的人,相信的是天赋与能力;以年为单位看待收益的的人,相信的是自然规律
但往往只有第三种人,才能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上,真正赚得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