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皮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再读奥威尔与1984关于未来极权社会
TUhjnbcbe - 2024/6/6 18:02:00
紫外线光疗仪治皮肤病 https://news.39.net/bjzkhbzy/210803/9267331.html

乔治·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大师,代表作《动物农场》《》。

乔治·奥威尔被称之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原本可以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但他因为个人的追求和信念而一生贫困潦倒,在四十七岁那年英年早逝。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留给世界的伟大作品,直到今日还深深地影响和震撼着世人。

他的作品主要通过描绘各种极权统治和权利压榨现象来表现极权社会中被统治阶级的悲惨生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

《》

乔治·奥威尔的《》和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一起并称为西方三大反乌托邦小说。《》其实是一篇虚构的科幻小说,小说虚构了发生在对于彼时世界来说还是“未来”的年的一个故事。

在这个时代,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分别是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这三个国家都处于极不稳定的交战和停火的状态之中,都处在独裁者的高度极权统治之下。

其中,“大洋国”十分强调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甚至垄断,这就为统治集团进行主宰和剥削提供了一件得心应手的利器。这一统治集团是一群被称为“管理者”的职业精英,包括政府官僚、企业经理、科学家、工程师等。作为个体,他们并没有太多私人财产,但能通过对国家机关的管理权,对生产工具的控制权以及产品分配的优先权,对其他社会成员进行“集体剥削”。

“大洋国”政府不光控制社会财富的分配,还限制社会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工业化大潮下的社会,理应人人享受闲暇和生活,但“大洋国”的统治者担心原来贫困愚昧无知的绝大多数人开始接触知识从而独立思考,他们给出了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即通过持续不断的战争消耗社会产品。除了通过政治和法律制度掌控权力之外,小说还利用“全景式监督”的监控和惩戒设施加强寡头政治统治。

在“大洋国”里“不仅有地面巡逻警察和直升机可以监视居民内宅”,还有广泛安装于各种公共,甚至私人场所的“电子屏幕”,更加恐怖的是还有思想警察在不断地伺探内心,寻找异端。

总之,在“大洋国”这种极权社会中,不光在生产、积累和分配上残酷剥削民众,而且通过各种监控和惩戒设施加强其统治。这一体制下生活的广大民众的艰难处境当然不难设想,作为“人”的存在价值更是无从谈起。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公共场所,人们都像“胆怯的甲壳虫”一样面无表情、目光呆滞地无条件地接受规训,愚蠢和无奈使他们不得不尝试一种怪异的解决方法,即以双重思想来麻木生活的不堪。

“大洋国”是由英社来掌控国家的内外活动,它主要通过四个部门和平部、仁爱部、真理部和富足部来管理国家的运行,分别管理战争、维护秩序、宣传文化教育、负责经济。故事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是真理部的一名成员,他的工作就是按照上面发布的最新指示和消息,及时更正已经出版的报刊上的旧消息。

比如改写老大哥的预言,其他机构发布不准确的消息,更为重要的是消灭记录真实事件的资料。一切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正统的思想。不过温斯顿·史密斯越来越怀疑自己的工作,他开始思考这个社会和自己所做的事情。

当普通群众为了一日三餐和生活用品而苦恼时,“大洋国”的宣传机器却在一刻不停地向国民报道着国家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无处不在的电幕一次又一次地宣读着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与去年相比,食品、衣服、房子、家具、炒锅、燃料、轮船、直升机、书籍、孩子的数量都增加了,除了疾病、犯罪和发疯之外,什么都增加了”。

巨大的反差逼迫温斯顿·史密斯暗中进行着反思,摆在他生活的这座城市里,“建筑破败阴暗,人民面带菜色,食不果腹,穿着破鞋在奔波忙碌,住在十九世纪到处是补丁的房子里,到处弥漫着一种烂白菜味和尿骚味”,整个伦敦简直就是“一个由一百万只垃圾桶组成的城市”,这样的生存环境,这样的生活状况,便是由“大哥”所领导和治理下的大洋国的真实写照。

不过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在洗脑下,民众只知道在这个国家里,“大哥”一直领导全体国民顺利前进着,没有错误,没有失败,只有无数被光环笼罩着的巨大成功。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每个人都对“大哥”无比“热爱”。

不过作为思想上觉醒者的温斯顿·史密斯却怀疑这一切,他与茱莉亚私通,两个人多次秘密幽会,期间相互之间产生了身体与精神的依恋,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情并且保证不背板这珍贵的感情。

为了躲避电屏的监控以及思想警察的察觉,温斯顿·史密斯在一间群众开的杂货铺楼上租了一间幽会之所。可惜,杂货店的老板正是便衣思想警察,之后二人在这里被捕。之后温斯顿·史密斯被带到仁爱部,在不同的地方,受尽皮肉之苦。

遭受一番“非人”的待遇后,温斯顿·史密斯被改造的很正统,被改造的服服帖帖。他从仁爱部的牢房出来后,目光呆滞,神情恍惚,自主思考的能力已消失殆尽,在惨白的阳光下,他终于发现自己已经战胜了自己,自己是如此地热爱“大哥”。一个鲜活的灵魂从此在世间不复存在,“大哥”的信徒中又多了一具行尸走肉。

《》虚构的正是未来社会中可能出现的极权统治的荒唐与恐怖,揭示了人们生活的不幸和悲哀,其具体体现在人们幸福感被剥夺、受寡头政治的迫害以及人们失去思想和行为上的自由,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境况提供了警示和值得沉思的绝佳例证。

小说并没有设置太多的人物,更没有复杂的故事以及曲折的情节。而是把温斯顿·史密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缩影借此呈现大众日常生活所遭遇的权力语境。他难以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行动受到监视、言说受到监听,不断参加老大哥组织的游行活动还时刻担心被告密。他没有朋友,没有家庭,婚姻无爱,无处寄托。他又不得不接受由权力所塑造的现实和书写的文化历史。

在大洋国,亲情、爱情的自由被剥夺,人们丝毫体会不到生活的愉悦感,禁锢在这充满矛盾的自由牢笼中,个体存在的意义消失殆尽,人们的麻木不仁使得他们逐步走向消解的道路。无处不在的思想警察,使得“大洋国”的民众不得不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没有人会去真诚面对哪一个人,甚至是自己的至亲,每个人都把自己和其他人隔离开来。

乔治·奥威尔的警告

乔治·奥威尔用《》向世人展现了他想象出的极权社会的恐怖图景,也让人深切感受到了人性被扭曲、扼杀的惨状:人最基本的饮食、亲情、爱情受到控制,本应该自由奔跑的思想受到监视,人与人之间不再存在真情,每个人都成为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机器人。

权力对人的身心的控制弥撒在社会每一个角落,最终控制人的成长和完善。由于社会对人的控制,使人完全失去了主体性,因此,人就变成了文化与权力的异化产品,这种异化的力量最终使人失去自我,变成了形式化的受人摆布的机器。

《》中的“大洋国”把每个灵魂都身处牢笼之中,无处可逃,没有交流的机会,没有信任存在的空间。人们要学会随时掩盖自己的表情,永远要表现出对老大哥的虔诚和崇拜。虽然小说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极权统治,只是乔治·奥威尔想象中的一个“理想化的”极权社会,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找到形形色色的极权统治的影子,所以,乔治·奥威尔的本意就是向未来人类发出警告:如果人类不反思,极权社会随时可能出现。

喜欢奥威尔这部小说的,直接点击购买。

两个版本,都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读奥威尔与1984关于未来极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