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皮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民好医生跟诊记范崇盛
TUhjnbcbe - 2020/9/24 10:30:00

范崇盛:有声世界缔造者

跟诊时间:年4月15日

跟诊专家:郑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范崇盛

跟诊记者:罗辉吴海侠

摄影记者:李丹

周一上午,郑州医院的一个诊室门外早已挤满了候诊的患者,有些已经迫不及待地走到诊室里等候。值班的护士从人群中探出头来,问坐诊的医生:“上午已经四十位了,要不停止叫号吧?”

里面的医生正与患者交谈,微胖的他戴着检查头灯,略显萌态。洛阳市人口七百多万,这位医生一个人承担起了市内六七成耳科患者的手术治疗。作为洛阳市耳鼻喉科学科带头人,他已开展耳鼻喉科各类手术上万例,耳科手术多例。郑州医院中,能独立开展电子耳蜗手术的仅此一人,已行70多例无一失败。这位医生便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范崇盛。

医术精湛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来就诊的患者太多,范崇盛平时不得不限制挂号人数,有时候上午九点就需要停止叫号。尽管下午还有手术安排,他还是想争取多照顾几位患者,回护士道:“再加几个吧。”

细致沟通,为患者负责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原来被称为五官科。或许原来的称呼更能体现出科室的特点,因为做的是人们的“面子工程”。因为影响容貌、感受明显、并发症多等原因,耳鼻喉颈的治疗往往成为医患纠纷的集中区,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非常重要。

范崇盛便凭借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艺术,作为患者,有很多问题他们是不懂得。比如,很多老年患者听力下降,他们以为是简单的中耳炎,做一个手术就能够提高听力。但实际上,他们的问题在于器官衰退,属于不可人为改变的自然规律。

“作为医生,一定要跟患者讲透,双方在合理的期望值内做手术。”范崇盛说。作为手术经验丰富的专家,把期望值降下来,怎么降下来,你已经做了那么多手术了,根据你的经验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全中国全世界的耳科医生要达到三个目标:1避免颅内并发症2获得一个干耳,3听力提高或不变。没有一个专家敢在听力方面对所有患者承诺。

耳膜补起来可以戴助听器、以后不流脓,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不感染。

37岁的杜患者在妻子的陪同下过来就诊。昨天拍的CT片子。拿到片子一看,范崇盛便毫不迟疑地说:“鼻窦炎。鼻息肉都长出来了,得做手术!”

病理上,鼻窦炎有三型,一型就是单纯的鼻窦炎,二型是鼻窦炎伴鼻息肉,三型是全组鼻窦炎伴有多发或者是复发性鼻息肉,一般是反复手术治疗。杜患者是鼻窦炎二型,已经是病情比较严重了:鼻腔里因为有炎症所以长息肉,同时又因为有息肉堵塞加重炎症。目前的治疗办法只能是做手术。

得知患者家就在市里,范崇盛建议:“可以先在家吃几天药,减少住院时间。”这里提到的吃药主要是吃激素,一方面为了术前准备,一方面为的是防止术后复发。

但杜患者和妻子都没意料到情况会这样严重。杜患者手里还拎着一个皮包,因为下午就要出差,时长一周。这与范崇盛的建议存在冲突:因为患者要服用的激素量比较大,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因胃口好多食,导致发胖。而且服用激素完成后必须住院手术,不然容易导致病情反弹,所以患者此期间最好不出远门。

“不吃药也可以直接做是吧?”患者也为此伤脑筋,想省去吃激素这一步。

“那做了效果不好!”范崇盛连连摇头。鼻部的解剖很复杂,部位旁有眼睛,也靠近脑部,患者要做的是微创手术,要用到4毫米直径的内窥镜,视野清楚对于手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手术中创口最好不出血。如果不吃激素,手术出血会比较严重,导致医生“浴血奋战”。而做好术前准备,医生可以很从容,手术效果好,患者恢复快,也少出现并发症。“你想做好,不复发,就按我说的办。”范崇盛向患者解释道:“你要对自己负责任,我也要对你负责任。”

在听过范崇盛详细的解释后,杜患者和妻子决定听从建议,不过出差可能无法取消,杜患者准备在出差期间服用激素,出差完成后赶回住院,接受手术。虽不是最优的方案,但也没有问题,只是需要多些自律。

可能是出于手术质量的考虑,患者的妻子最后还是忍不住问:“到时候是您给做吧?”

“嗯,我做。”这样的手术范崇盛和团队已经成功做了几千例,于他而言并难事。不过,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一句出自他口的“我做”,就是一颗定心丸。

重术后复诊,保康复质量

在范崇盛看来,耳鼻喉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仅仅在于手术技艺的精湛,还在于术后的处理。只要是经他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如有必要,他都会让患者坚持术后复诊,患者只需要交7.5元的挂号费。所以每次门诊,基本都会有二三十位术后患者前来复诊。

跟诊当天,复诊的患者恢复效果都很好。谷患者今年已经九十岁,找范崇盛做中耳炎术后复查。

“鼓膜愈合很好,再过一星期就好了!”给患者的耳道进行检查后,范崇盛有些激动。之前,谷患者左耳流脓,有时甚至流血。3月初,她接受了中耳炎手术治疗,现在左耳已经基本不流脓,只是还有些潮湿。按以往经验,中耳炎术后的恢复一般要一个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具体视患者情况而定。谷患者已经九十高龄,能在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恢复效果,说明体质很好,实属不易。

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并像谷老太太那么幸运。41岁的胡患者是一名小学老师,因为左耳中耳乳突炎和右耳外道胆脂瘤于去年9月底进行了手术治疗,左耳进行了鼓膜置管术,右耳进行了胆脂瘤切除。

“对我生活的影响太大了,感觉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困扰我,真的痛苦不堪!”胡患者向记者回忆道。自她七八岁起,耳朵就经常流水,三十多岁时有一次犯病比较严重,检查发现耳朵里的水都已化脓,在医院做了耳膜穿刺,抽掉了积液。几年后,又害了一次耳病,每天睡觉时稍微有所活动,耳朵就很疼,通过药物治疗和平时保养(洗头洗澡时把耳朵塞住等)才慢慢好转。去年,胡患者又发现自己右耳里面长了耳耵聍,像结了痂一样,怎么都掏不出来,于是找到了范崇盛,检查发现里面有胆脂瘤。

手术后,胡患者感觉耳朵里“清爽”多了,现在的听力也比之前有所提高。

“听力可以了,很好。但更重要的是维持,让听力在手术后还能达到稳定!”范崇盛提高了说话的音量。接受手术治疗的中耳炎患者中,有些仅仅是术后一两年听力良好,而范崇盛所追求的是患者能够在术后十年、二十年的长时期里都能够保持稳定的良好听力,这就需要医生在术后进行定期的检查与指导。

范崇盛给胡患者耳部进行了检查,认为目前不需要取出置管,因为胡患者咽鼓管功能不好,加之取管一般是在天冷的时候,而目前正赶上天气转暖,容易诱发感染。他建议患者先坚持复诊,等时机成熟再取置管。

中耳炎的手术,范崇盛已经做了两千多例,他也得出自己的观察:患者往往就是像胡患者一样,从幼年时期就患上病,之后几十年的治疗又遭遇失败。这往往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他们常常丧失信心,不想或者说没有勇气再治。

“我一说,他们就宽心,能高兴地回去。”在范崇盛的考虑中,术后复诊除了换药、清理等给患者更好的疾病上的处理,实际上还有心理治疗的意义。很多患者在历经之前的失败后看到治愈的希望,一方面抱有对医生的感激,另一方面又时刻怀揣着对疾病复发的担心与恐惧,能够得到医生定期的指导,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一种不可缺失的宽慰与鼓励。

攻坚耳疾,造福一方

耳部的手术,是耳鼻喉科领域内难度最大的一种。毕业的医学博士生经过3~5年专业培养与训练,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鼻科或咽喉科的医生,但是耳科医生的培养却需要花费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十年前,曾有专家感慨,诺大的中国,十几亿人,真正的技术过关的耳科医生不超过一百人——在河南省,范崇盛能够跻身合格耳科医生之列。

十年后的今天,情况又如何?据业内人士估算,医院的耳鼻喉科大夫都算在内,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生大概在2万~3万人,其中专门从事耳科学的医生可能仅在人左右,国内耳科医生的缺口至少在14万人左右,经验丰富的耳科学医生更是急缺。

“它的难度不在于风险有多大,而在于耳部体积太小、结构太复杂、与很多器官和神经相连,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目前,范崇盛已经行耳部手术多例,对此也颇有经验与心得。常规的耳部手术,他一般一个多小时便能完成,相比之下,很多耳科医生就动作非常慢,进手术室六七个小时也不敢下手。

凭借过硬的技术,范崇盛成功应对过各种耳科疑难重症。跟诊当天前来复诊的小诺便是一例。小诺今年刚3岁,不幸患上了由鼻窦炎引起的胆脂瘤,导致听力受损以及反复的耵聍多,于两个月前接受的范崇盛的手术治疗。

“非常可怕,以前没有见过这种情况。”给小诺清理耵聍后,范崇盛介绍到小诺的病情。可怕之处在于,胆脂瘤就在大脑下方,距离非常近,加之这又是一种破坏性疾病,会破坏骨质,把炎症带入大脑引起颅内感染。像小诺的这种情况,年龄越小,疾病对其生命的威胁越大,因为小孩子的骨质没有发育完全,更容易被破坏。因此,当小诺的奶奶反映小诺的听力没有恢复正常,范崇盛只能告诉她:“听力组织已经被破坏得非常严重,解除生命危险已经算是成功,听力回到正常水平基本不可能。”幸运的是,除去听力,小诺的恢复状况非常好,范崇盛叮嘱小诺奶奶坚持定期带她过来复查。

谈及为何能够在耳科这一高难度领域达到这样的水平,范崇盛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热爱耳科学这个专业:“只有你热爱它,你才会去研究它。”在研究中,范崇盛发现熟悉耳部解剖结构对于耳科学习的重要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便开始利用尸头进行耳部解剖训练,并将研究成果成文发表,而国内医界整体认识到这一点还是在年左右。

因为对耳科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好医生跟诊记范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