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皮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李永亮新时代语境下我国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TUhjnbcbe - 2023/9/26 19:27:00
北京治白癜风的大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当下,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是一个相比以往被较多提及的话题,标示了公共艺术所面临的新时代语境以及由此催生的实践自觉。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文化建设成为其发展布局的重要议题。在城市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之际,作为城市文化系统之一的公共艺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促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相融合成为时代共识。不过,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仍然还需要不断地讨论和探索。

珍妮特·艾克曼的“丝网”装置艺术

01.规划观念:以同步性、专属性为切入点的融合意识

公共艺术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即它并非是单纯的、与社会绝缘的架上形式,而是因城市而生又反哺城市的艺术表达,具有展现城市历史和生活特征的文化身份。如果基本认可这种对公共艺术的特性解读,那么就可以说,促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互通,首先应加强公共艺术与其他城市景观的整体规划观念,形成以同步性、专属性为切入点的融合意识。

一座城市的历史脉络、文化生态、地理环境等多重因素会自然地进行组合,形成独特的景观面貌和文化气氛,而相关区域的公共艺术设计也会受此影响并实现“再生”。所以,在了解城市景观规划的总体要求之后,关于公共艺术的规划应该实现与其他城市景观规划的同步协调,而不是直到后期才作为补充内容,这是公共艺术塑造城市空间、表达城市文化的重要保障。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亚利桑那州、北卡罗莱纳州、华盛顿等地区相继推出“城市公共艺术计划”“帕里什街公共艺术计划”“华盛顿特区公共艺术规划”等,将其作为整体城市景观规划的重点项目,强调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全程参与到各层级的空间规划中,将重要场所、街道、河域以及公共艺术区等视为一个同步协调的共同体。其结果便是极大地展现了公共艺术的文化张力,打造了一批相互融通、整体发展的城市文化区。

公共艺术参与城市的规划及其文化表达,还应注重该文化的专属性身份标签。区域文化和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个性,也是公共艺术设计不能不考虑的建构面向。如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州的“五羊雕像”、深圳的“拓荒牛”、香港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新加坡的“鱼尾狮”、哥本哈根的“美人鱼”以及布鲁塞尔的“撒尿小孩”等,无不以发生在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诉说着该城市的过去与现在。矗立其前,各种独特的城市精神扑面而来。又如美国洛杉矶围绕好莱坞资源打造“天空之城”的文化景观,纽约围绕金融主题塑造现代化的都市身份,拉斯维加斯则通过世界风景名胜的微缩景观推出“世界娱乐之都”的城市形象,这些都是极富场所精神和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实践,也表现出了以专属性为切入点的融合意识。

安尼施·卡普尔的《云门》

蔡国强《悲剧的诞生》白天烟花艺术项目

布鲁塞尔的“撒尿小孩”

02.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并出台艺术*策

如果说城市整体规划可以在观念层面更好地定位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之关系,那么在制度层面建立相应保障也能够对融合效果起到有效的引导与维护作用。

管理机制通过对公共艺术的规导与遴选,能够促进其对城市文化的介入,切实推动融合过程。在西方,如纽约的“城市壁画工作室”、迈阿密的“艺术迈阿密”、芝加哥的“雕塑芝加哥”以及遍布全美的“公共事业振兴署”等机构,都在改善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文化空间相融合上取得较成功的经验,影响至今。这些机构成立城市公共艺术委员会,对富有业绩和经验的艺术家进行备选建档,并参与*府对艺术品的购买和筹建,有序推动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年,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成立,随后一些地方和高校也相继设立了各类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研究、设计、创作、交流等各方面产生了实质性推进。当然也应该看到,在加强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主题视域下,相关管理机制还需要不断激发自身的领导能力和规划力度,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完善过程。

与之相应,艺术*策的出台也是促进融合的重要举措。年美国费城率先颁布《艺术百分比法案》(PercentForArtProgram),规定“将建筑费用的1%留给艺术”,以此作为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支持。此后,相似的百分比法案在其他国家和城市也援例而行,为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水平和文化诉求提供了制度保障,这种成功的*策经验也被其他国家所借鉴。在我国愈发重视城市文化建设的社会语境下,一些城市如深圳市、台州市等也开始制定类似的百分比法案并配备技术规定和管理办法,虽然这种尝试仍属初步,但在推动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相融合上具有很大的制度潜力。

03.社会实践:遵循多样化的展示原则

公共艺术的展示与接受,是融合并反哺城市文化的关键环节。对于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的呈现,不仅需要注重公共艺术的前期规划,还需要重视它的社会实践,只有经过与公众的交流并获得其认可、反馈,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才能够实现一种生动持续的样态。

首先,可以采用长期主题陈列与短期话题展示并存的方式。如我们所知,以重大历史事件或文化精神为主题的作品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部分。然而,这在奠定一个城市文化基调的同时,却无法灵活、及时地展现出该地区的文化动态,也不能完全满足公众丰富多样的审美诉求。对此,一座城市可以在体现其文化特征的长期主题陈列之外,并重于短期的开放的公共艺术展示,通过对话正在发生的文化动态达到更好的融合效果。如美国艺术家克里斯托(ChristoJavacheff)和珍妮·克劳德(Jeanne-Claude)的包裹系列,尤其是《被包裹的国会大厦》在展出的短短两周内吸引了超过万观众的热情参观,引发了关于建筑、城市甚至*治的开放性思考,“为城市创造出具有灵活性、主题性和特殊魅力的公共空间”。又如我国艺术家蔡国强为歌颂在这次新冠疫情中英勇不屈的大众而创作的《悲剧的诞生》,通过三幕烟花表现出人类乐观向上的精神情感和生命态度。另外,一些节日、纪念日等也可以为短期公共艺术提供策划和展示的机会,不仅能够迎合节日气氛,而且也是参与建构城市文化的有效方式。

其次,应该注重显要地带与一般日常空间的统筹兼顾。以往的公共艺术大多设立在城市的显要地带,如广场、要道、行*大楼或者商业中心等,这自然是公共艺术参与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但同时“普通”的日常生活空间(如社区)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日常生活空间是城市的基本单位和神经末梢,其艺术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活的品质与社会美育的效果。因此,重视日常生活空间,介入地方再造,也有助于扩大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范围和深度。如美国休斯顿“排屋”项目、巴黎“老邻居”项目、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等都是公共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近年来,我国上海、成都等城市也开始推出“社区公共艺术节”,成为公共艺术融入社区文化的另一种有益尝试。

再次,可以增加艺术表现形式与互动式体验。从艺术发展的国际经验看,当前的公共艺术早已突破了单调的艺术形式和美学观念,已经从传统的雕塑形态转变为如建筑、装置、地景、植栽、新媒体等公共艺术形式,呈现出一种多元的“跨界”趋势。毋庸置疑,这种多元艺术形式的出现能够为公共艺术融合城市文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适应性。尤其是这样的变化能够提升观众的参与度,使原来静止、单向的雕塑艺术发展成为各类与所在环境和观众活动相适应的交流方式。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的《云门》通过形如“豆子”的不锈钢作品反射出周围的景观和人群,使大众获得奇妙的观赏体验。美国艺术家珍妮特·艾克曼的“丝网”装置艺术利用聚合纤维和钢结构创作出一张张具有流动感和动态感的“网”,并将其悬挂在诸多大城市中心的上空,通过交互技术使每位观众的手机都可以连接这张“网”并使其产生流光溢彩的梦幻效果,以此象征这座城市变化多彩的生活,促进了作品所在空间的意义结构塑造。

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的《被包裹的国会大厦》

04.结语

无论公共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它作为一种参与城市空间塑造的社会性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助力城市形象的建构,提供一种用艺术语言来演绎的都市观察和文化思考。从规划观念、管理制度以及社会实践的多维层面考察,有助于我们对该议题作进一步认识,也明晰了我们所向往的美好的城市生活。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永亮新时代语境下我国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